2019年5月5日(当地时间),一架苏霍伊超级喷气机100(Sukhoi Superjet-100)在空中遭遇雷电,迫降莫斯科机场,飞机硬着陆后起火。机上73名乘客中41名未能逃出机舱。
事发后,俄罗斯空管机构对事故展开调查。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谴责抢先逃生的空乘人员,后来开始声讨成功逃生的32名乘客,因为这些乘客大多数都在逃生时拿上了自己都行李。
在飞机发生坠毁、迫降或硬着陆时,航空业界认为只有90秒钟可以用来逃生。按照这架失事飞机上的人数(73名乘客加5名空乘人员)来计算,每人成功逃生的理论时间只有1.15秒。
1.15秒是什么概念?我现在在电脑上打字,突然一愣神手指一停顿的功夫,1.15秒就过去了。
苏霍伊是小机型,中长距航线中很少见,一般用语短途支线飞行。中国国内航空公司最多的是空客319/320机型和波音737机型,都是中大型飞机,以平均每架航班上搭载200人计算,一旦发生上述紧急情况,留给每个机上乘客逃生的时间是0.45秒。在实际情况下,这个理论值几乎毫无意义。一旦发生事故,机舱立即乱做一团。别说0.45秒了,4.5秒也逃不出一个人。
现在所有飞机上都有安全须知,有的是放在座位前椅背口袋里的宣传页,有的是机上播放的安全宣传录像,有的还同时有空乘人员同步现场示范使用安全带和氧气面罩、救生衣的注意事项。世界各大航空公司在安全宣传片上争奇斗艳,甚至还搞出了一个排行榜,比谁家的安全宣传片拍的好。
参考:2017年评选出的最佳航空安全宣传片
Air France.
Icelandair.
Air New Zealand.
Qantas.
KLM.
Bangkok Airways.
Qatar Airways.
Virgin America.
……
安全宣传片变成了秀场。几乎没有乘客真的从安全教育的角度去看,原因之一是这些宣传片忽略了最重要的宣传点:发生上述情况时逃生的注意事项。
也许有人看过这些宣传片,知道了安全带要全程使用、客舱失压时氧气面罩会自动掉下来、要先自己带好面罩再帮别人戴、救生衣一拉气阀会自动充气但不能在客舱里操作、随身小件行李要放在前排座椅下等等,但没有人参加过航空公司组织的紧急事故逃生演练,航空公司也没有组织过这种演习。
想想看你所在的单位每年流于形式的消防逃生演习,大家嘻嘻哈哈慢慢悠悠从楼梯上步行下楼、集合、点名,结束。真的发生需要逃生的情况时,没有一个人能逃得了。
我在了解俄罗斯这起空难事件时,突发奇想:为什么坐飞机一定要把行李带入机舱呢?能不能像一些长途大巴一样把乘客的行李统一装进行李舱呢?这样机上乘客只能带随身小包,不能带其他行李箱包。
或者,是否可以把飞机座位上方的行李舱改为起飞后自动锁死,直到落地停稳后才能打开?这样的话,一旦发生灾难,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乘客因争拿行李而贻误全体逃生的机会。
想到这一点,我想起了一件航空史上的奇案。
1971年,美国西北航空305班机,波音727。从波特兰飞往西雅图。
机上一名乘客Dan Cooper对空姐说自己包里装有炸弹。并挟持空姐要求西北航空准备20万美元现钞,只要二十元面额不连号的纸币、四个降落伞、在西雅图机场准备一桶备用油和另一架飞机。
在FBI的指挥下,西北航空按照Cooper的要求准备好了现金和降落伞、油和备用飞机。飞机降落在西雅图后,Cooper释放了机上的全部36名乘客,但扣留了机长、副机长和那个空姐。飞机加满了油,Cooper命令机长起飞,飞往墨西哥城。
飞机起飞后,大约在一万英尺高空时,遭遇风暴气流。Cooper背上两个降落伞带上全部现金,打开机舱的后门,跳了出去。从此再也没有踪影,成为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没有破获的劫机案。
事后,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(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)立即下令所有跟波音727一样留有飞机自带登机悬梯的机型,必须在悬梯门内加装一个锁闭装置,使悬梯门在飞机一旦升空后就无法打开。
这个门闩装置就叫Cooper vane(库珀闩)。飞机上是否可以考虑给行李舱增加这种库珀闩呢?
毕竟在飞行过程中真正有迫切需要打开行李舱的人很少。如果大家都不去管头顶的行李,是否会增加大家生存的机率呢?
值得思考。